69看书网 » 修真小说 » 开局一个明末位面最新章节列表 » 第五百四十六章为匪若是能救民,为匪又如何 (2/3)

第五百四十六章为匪若是能救民,为匪又如何 (2/3)

文/桃符
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| 本章字数:1074.55万字 | | 开局一个明末位面txt下载 | 开局一个明末位面手机阅读
尚且能身居高位,我这大侄子如何不能?”/p

听了这话李朝龙道:“德不配位,必招祸端,尤其是咱们老李家家人,本身为县尊亲族,若是一个不注意,必将招人话柄,到时候对县尊您的威名有损啊!“/p

李朝生哈哈哈大笑道:“若是为了我区区名声,而不敢让李家有能力的后辈在蓝田得到应该得到的重用,我还有什么名声可言,蓝田的名声可不是什么举贤要避亲,而是要公平,尽可能的公平,要让不是李家的人,是李家的人,都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重用,如此才是咱们蓝田人该做的。“/p

经过这番开导,李朝龙才对这件事松口,同意了李德宗去甘肃历练的这件事。/p

没想到李德宗确实有本事,到了甘肃,面对如此困难的情况,竟然很轻松的把事情做好了,并且第一时间完成了甘肃百姓的集合工作,第一时间提高了蓝田的公信力,形成了对平远县有效统治。/p

成了本次甘肃第一个完成了县城百姓收容,开展夏播的县城,对此还是需要给于高度肯定的。/p

黄宗羲看着副手道:“李德宗,太子党??”/p

副手闻言笑道:“蓝田哪来的太子党?而且你似乎对蓝田亲族很看不上啊?”/p

黄宗羲道:“自古帝王亲族不过是仗着帝王的资源而取得成绩,难道平远县的李德宗不是靠着蓝田的资源倾斜,而快速开展工作,完成了县城的统一吗?”/p

副手闻言摇了摇头,吃了一个蝗虫道:“这次你还真猜错了,李德宗还真的没有凭借蓝田的资源倾斜,甚至蓝田的资源对他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制约。”/p

副手说:“平远县,地理位置算是甘肃这一片最偏远的了,情况比这里还要差,而且李德宗为了表现自己不是靠着祖辈萌取得今日之成绩,还故意挑了县里最差的一份资源,他能做到今日之程度,只能说他确实是个能干的官吏。”/p

黄宗羲皱眉道:“平远县比咱们还偏远?”/p

副手这时从怀里掏出一份地图指了指这个位置道:“你看此地,便是平远县。”/p

黄宗羲一愣看向副手,紧跟着眉头皱的更紧了,原来这平远县确实比自己这里还偏远,而且多山路,道路不是很通畅,怪不得资源跟不上,有些物资运输也会受到道路限制的。/p

黄宗羲看着地图道:“他是怎么做到的?”/p

副手道:“这个我还真知道,由于他的成功经验,咱们政治部还发了一份通知,你知道吧?”/p

“可以以土匪之名行官府之事,万事以民为主,不要爱惜羽毛,不做实事。”/p

黄宗羲很准确的把今日刚收到的政治部文件内容说出来,副手道:“没错,政治部这份指导文件,就是根据平远县的成功经验总结出来的,从中也能看出一二,不过我这有渠道,搞到了那边的一手资料。”/p

“哦,快说说。”/p

黄宗羲很感兴趣,副手闻言道:“好,说起这事,我都不得不佩服李德宗,确是个干练之才,他到了平远县之后,第一时间发现了那里的情况,百姓畏惧官府如虎狼,他就第一时间改变了策略,并不打出官府的旗号,而是直接挂出土匪旗,对外号称麻匪张麻子。”/p

“百姓一听是麻匪,也就没有那么害怕与抵触,毕竟这些年他们都习惯跟土匪共处了,土匪还是讲道理的,最起码比官府讲道理,因此他们也不会抛家舍业的跑进山林。”/p

“李德宗到了村里打出旗号,让百姓们给他抓蝗虫,说三斤蝗虫一斤粮,百姓们开始不信,这到处都是的蝗虫还能换粮食,李德宗给出的借口是,他联系到了一个大草药商,他对需要蝗虫入药。”/p

如此这般百姓们将信将疑的就开始给李德宗抓捕蝗虫,反正蝗虫也不要钱,而李德宗就这样顺利的把救济粮发下去了,百姓们得到了粮食,自然就更加相信李德宗了,就这样李德宗凭借这一招蝗虫换粮就获得了当地百姓最基础的信任,同时建立了他张麻子麻匪的第一信用。/p

紧跟着李德宗对外宣称开远县将作为他的土匪山寨,从今以后,此地百姓就是他的治下,而他治下的百姓,最基本的权利,就是靠蝗虫换粮食。/p

百姓得了实惠,自然要听李德宗的,而李德宗接下来就开始发布任务了,比如重新把荒废的土地翻了,一亩地给三十斤粮食,比如帮忙播种,一亩地给十斤粮食之类的,反正蓝田不缺少粮食,而他们的目的就是在开远县,完成播种,并且建立政府的基础公信力。/p

而等粮食打出来了,慢慢的拨乱反正,最后说他们投靠蓝田了,以蓝田政府的名义接受土地,就能慢慢的让开远县步入正轨。/p

而现在用蝗虫换粮食已经在开远县完成了,现在已经进行到雇佣百姓开垦荒地,进行播种了,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阶段,接下来就是官府公信力的重新建立。/p

黄宗羲听了副手对李德宗的讲解,从最开始的偏见,认为李德宗是太子党,是凭借祖辈蒙荫过活的无能之辈,慢慢的转变了看法,最后叹为观止。/p

原来他一筹莫展的救灾工作,在李德宗的政策下,竟然如此轻松的完成了,他在思考,是什么让他想不出这样的办法?/p

是智慧吗?/p

不是,很可能是立场,或者说是他从小接受的教育,他从小接受的就是礼义廉耻,是儒家经典,让他思考问题的方式,变得很固化,

(快捷键 ←) 上一页:第五百四十五章黄宗羲遇到的难题(2/3)章节列表下一页:第五百四十七章蓝田第二次大灾(2/3)(快捷键 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