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9看书网 » 历史小说 » 初唐闲公子最新章节列表 » 053章案例教学上 (2/3)

053章案例教学上 (2/3)

文/莲花王子
初唐闲公子 | 本章字数:52.1万字 | | 初唐闲公子txt下载 | 初唐闲公子手机阅读
然后其他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来分析同一个案例,阐述自己的看法,以及在哪些地方比第一个发言者更好。学生们为了能争得发言的机会,往往是你喊我叫,互不相让。教室里经常乱作一团,教授则努力控制局面,引导发言。但往往总有不少学生,不顾教授的提议,仍然在那里唇枪舌剑,有时教授不得不采取威吓学生的强硬手段,以便使讨论能够按照正常秩序继续进行下去。

案例分析教学法,是力图把学生置于一个实际经营者的立场上,从实战的环境出发,来学习什么是经营和如何经营。发给学生的讲义和资料,靠死记硬背是绝对消化不了的,要想把课程内容真正学到手,就必须每天晚上读完2—3个案例,还要对它们进行详细的分析,并作出笔记。要充分准备好一个案例,一般需要两个小时以上的时间,没有一目十行的阅读能力和超人的分析能力,是根本吃不消的。

案例教学不重视是否得出正确答案,重视的是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。这颇似电视台的大型辩论会,取胜的一方不是因为其观点如何正确,而是因为其辩论过程的精彩。每个案例涉及的问题都必须由同学们进行分析、解释和讨论。事实上,久经推敲的案例中,已经隐含了几种在真正的管理者看来是科学合理的行动过程,对学生起着提示和引导作用。

案例教学迫使学生们必须在自己的学习中发挥积极主动性,这种参与性的、苏格拉底式的方法让学生们学会独立思考的能力,和中国填鸭式的教学不同,唐志的沿革地理教学方法就是取之于哈佛的案例教学。因为没有现成的案例,所以有些是唐志提供的,有些是弟子们提供的,这些家伙的祖辈大都数是将帅出生,对于历史上的战例和战场上的地理环境都有很深的理解。

比如说到关中的沿革地理,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地缘板块——陇右,这里是秦王朝的发家之地。陇右在关中平原的西侧,居高临下,六盘山又是产马之地,地理位置特别重要。

《读史方舆纪要》:“(陇右)翼蔽秦陇,控扼羌戎。盖其地山谷纠纷,川原回绕,其俗尚气力,修战备,好田猎,勤耕稼,自古用武之国也。诚于此且屯,以守以战,东山秦陇,而雍歧之肩背疏;南下阶(今武都)成(成县),而益之咽喉;西指兰(兰州)会(会宁),而河湟之要领举。巩昌非无事之地也。夫欲保关中,先固陇右;欲固陇右,巩昌岂非都会之所哉!”

由此可见,陇右的战略意义是非常重大的。一旦占据这里,可获得陇右甚至羌胡的优良兵源,以及组建骑兵的战马,西凉铁骑可是大大有名的。战马这个物种很特别,一是需要生活在高寒之地,二是需要驰骋的牧场。

南方温暖的地带培育不出战马,一般骑乘可以,上了战场就是弱鸡。这也是为什么宋、明军队失去了幽云十六州和河西走廊之后,成了短脚鸭,打赢了追不上,打输了跑不掉,只有被动防御。

陇右这个地方有一个很有名的案例,就是当时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出祁山,这个战略的成功性有多少?还有蜀国大将魏延提出走子午道,这个战略能不能行得通?

陇右攻略的主讲是李靖的孙子李沅,他先挂出一张诸葛出祁山的地图:“陇右东与秦川相接,依丝路古道(即关陇大道)、渭河一线相通。素称秦陇一线唇齿相连,天水南可自阴平古道,江汉之线,双道直通川蜀江汉。汉中、陇右是当时蜀汉北铙曹魏的双大门。蜀国已经占领汉中,再取陇右,则蜀汉进攻关中可以形成钳形之势。若是防守,可双门紧闭,拒曹兵于门外,万无一失。

陇右西连河湟,北通大漠,可与广阔的羌戎之地连成一片,而且翻陇山入秦川要比翻秦岭阴容易得多。从地形上分析,这里处在六盘山地、陇中黄谷相连。渭河谷地横贯其间,嘉陵江、西汉水谷地平缓由陇入蜀。东有陇山屏障,西有河湟天险,南可退走川岷江汉,进可攻,退可守,有较大回旋余地,是屯兵作战的天然重地。

所以诸葛出祁山进攻陇右之地的战略是没有问题的,如果拿下这里,兵强马壮,然后再以陇右为根据地,配合汉中两面夹击关中地区,最后可能拿下关中。以后再视形势发展与吴国夹击魏国,达到消灭魏国,与吴国平分天下的目的,以至最终统一天下。”

《三国志》记载这次战斗非常简略,也没有说清楚双方的兵力部署,所以也只能推断,魏军大概6.5-7万:其中陇右防御部队5千到1万左右(天水太守马遵、陇西太守等),长安驻军1万左右(曹真、郭淮等),魏朝增援部队5万人(张郃)。

蜀军9万左右:诸葛亮西进主力兵团8万人,赵云、邓芝的疑兵估计6-8千人,汉中留守数千人。

诸葛亮的战役企图是趁魏军兵力大部集中于合肥、荆州的时候,突然集中大军进攻陇右,从而达到迅速占据陇右,与魏军隔陇山对峙的局面。

为达到上述目标,蜀军必须完成以下任务:第一,尽快攻占陇右各主要战略要点和城镇,消灭陇右的魏守军;第二,依托陇山险要,阻击魏国援军进入陇右,保证陇右的攻城作战的安全。

街亭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城东北40公里的陇城镇,宽约6公里、长达十几公里,是一片开阔地带。此地为西北地区“五路总口”,西北是山地、东南是秦岭,是关陇大地之咽喉,战略地位

(快捷键 ←) 上一页:052章蒙古高原下(2/3)章节列表下一页:054章案例教学下(2/3)(快捷键 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