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9看书网 » 历史小说 » 明末之伟大舵手最新章节列表 » 无题 (2/2)

无题 (2/2)

文/英联邦
明末之伟大舵手 | 本章字数:101.96万字 | | 明末之伟大舵手txt下载 | 明末之伟大舵手手机阅读
北兵之间的矛盾,戚继光在的时候,还不至于表现得很明显,等戚继光去世以后,裂缝就越来越大。

南北的争端,并不局限于军中,朝堂之上,也是如此。张居正、戚继光去世后,继任者多是北方人,多少会偏向老乡。等支持南兵的宋英昌被罢官后,南兵更加势单力孤,无人为他们说话,前面答应的饷银,更是不知找谁去要。

蓟镇总兵王保,当然就是北方人。

所以,蓟镇兵变的爆发,就是南北矛盾的爆发,在这次兵变中,缺少支持的南兵被心怀怨恨北方军官诱杀,随后扣上个谋反的罪名,这才是事实的真相。

兵变深层原因

不过如果再往深层次探究,这就反映出明朝军队制度乃至政治制度的弊端。

明朝军事,从起初的军户制到随后的募兵制,发展到万历晚期,已经运行得越来越艰难,从根源上,又与财政息息相关。仰赖张居正改革十年间,国库得以充实,不过三大征一打,就再也没有恢复。

“皇帝不差饿兵”这个说法,估计深居皇宫的万历没有听说过,崇祯应该也没有听说过,正是他们不断的差“饿兵”,“饿兵”都变成了“贼兵”,最后,大明终于亡于“饿兵”手里。

蓟镇之变,其实可以看做是对万历,对明帝国的一个警告。身为九边重镇之首的蓟镇出了这样的事,一定是哪些制度、哪些环节上出了问题,这样继续下去,大明帝国很危险!

可惜,万历和群臣选择性忽略了。

这件事的罪魁祸首蓟镇总兵王保,事后受到了什么追究?

什么都没有,王保随后替代董一元镇守辽东,卒于任上,死后赠左都督。

南兵将士们半年前刚刚为国家远征归来,在异国土地上扬名立万,在战争中奋勇当先。可是,这些军人,没有在战场上死于日军枪林弹雨,却在驻地被自己长官诱杀。国家就是这么对待功臣的?这是人干的事吗?

蓟镇之变后,戚继光花费十六年,苦心积虑构筑的防线很快失去了作用。三十多年后,皇太极指挥清军长驱直入,大明的北边各重镇不堪一击。在清军面前,它们仿佛已失去了屏障作用,只剩一道道边墙。

这是万历二十三年,也就是1595年的事情,再过49年,明朝灭亡。

(快捷键 ←) 上一页:番外篇1:红丸案(2/2)章节列表(快捷键 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