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9看书网 » 穿越小说 » 大魏霸主最新章节列表 » 第1006章难解的难题 (2/3)

第1006章难解的难题 (2/3)

文/tx程志
大魏霸主 | 本章字数:817.52万字 | | 大魏霸主txt下载 | 大魏霸主手机阅读
沉沦,这次先进的技术全部都失传了,到了明朝时期,中国的技术已经开始落后世界了。特别是材料科技行业,在后世中国产品,给人最大的印象不是功能不够先进,而是质量太差。说到质量(本人从事将近了八年的质检工作),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材料不行。首先是钢材,现在电子科技产品中,相当一部分金属微型原件,中国都无法制造,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,圆珠笔笔芯中的滚动钢球,中国出产的与世界上仍有不小的差距。

当然造成这种原因,其实和制度有关,在大集体时期,一旦哪个企业有了一个发明,其他同行业企业都会前去取经,根本没有什么专利费之说,在这种普遍的搭顺风情况下,有发明专利的企业,非但享受不到专业带来的好处,反而会承担相当大的接待费用。久而久之,就无人愿意在科技方面进行投入了,结果老本吃光,整个国家科技都完全落伍了。不得不说,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悲剧。

冉明自然不会让这种悲剧重演,对于魏国的各种发明,任何人不得侵权,一旦专利拥有者状告,侵权者轻者大受损失,重者倾家荡产。当然这仍无法保证专利拥有者的利益,魏国官府还承担一个作用,那就是维护专利拥有者的利益,一旦企业需要专利技术,官府会从中牵线,从产品中获得一定比例的专利费用,这个专利费的使用期限最少是二十年,当然由于在这种重利的刺激下,无数工匠也把自己的绝活拿出来换钱了。

特别是一个叫崔石生的青州人在冉明曲辕犁的影响下,改进了加以改进和完善,使犁辕缩短、弯曲,减少策额、压镵等部件,犁身结构更加轻巧,使用灵活,耕作效率也更高。这种犁其实已经接近了畜力犁最完善的方式,工作效率也高上不少。所以魏国各地大规模改生产这种新式犁,虽然这只是小小的改动,可是魏国整体生产的新式犁每年多达数十万具,仅仅专利费收入方面,这个崔石生每年就收入数千万钱。让他从一个最赤贫的工匠,转眼间变成了中等殷实人家。

所以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,在崔石生的刺激下,魏国也涌现了一大批新发明,还有一个叫贾世贵的兖州铁匠,他本来经营一家非常小的铁铺,主要产品就是普通的菜刀。剪刀或柴刀,由于他无意间改进了淬火技术,让他生产的刀具幅提高钢的刚性、硬度、耐磨性、疲劳强度以及韧性。在其专利申请之后,大匠师魏猛出面以大魏朝廷的名义买下了贾世贵的淬火专利,从而让魏国的横刀、陌刀以及各种武器装备都明显提高了质量,这个贾世贵也从而获得了万金家资,从而成为魏国的风云人物,连续三期登上魏国各大报纸的头条。

当冉明抵达魏国皇家科学院的时候,皇家科学院的院长早就在门口等候冉明了。皇家科学院的院长,是由朝廷任命的,等级设的也比较高,甚至从国子监、太学祭酒还高一级,为从三品官员。要知道这个级别可是魏国各部侍郎的级别了。可想而知冉明对皇家科学院是有多么的重视。尽管,他不是科研人才。但是,他主要是为科学院的科学家们提供后勤保障的,堪称科学院的后勤大管家。整个科学院,防御和安保工作有魏国禁卫军负责。

事实上不光是科学院,而是包括魏国帝国大学,魏国武器研究院和科学院的安保工作是有禁卫军的一个步兵团负责,甚至直接进驻到科学院一个步兵营里面。另外,禁卫军的一个骑兵营距离科学院不过十里而已。一旦科学院遭到进攻。他们在一刻钟内就能够赶到。任何敌对的实力,想要再二十分钟内攻破魏国一个步兵营防御的科学院。那无疑是不可能的。除了军队之外,还有皇家特卫的安保人员,皇家特卫负责针对科学院的阴谋。整个科学院,完全处于最严密的保护之中,警卫级别不比冉明的皇宫低,除非是出动军队,否则休想攻入其中。当然,在这里在邺城的近郊。也不可能出现别国的军队。如果别国的军队都打到这里来了,那帝国就真的离灭国不远了。

“陛下,几个项目的负责人都做好了准备!”

“嗯。走到先去飞艇部!”冉明最关心的还是运输飞艇的研制工作,此时魏国西征马上就会展开,可以想象魏国提出的条件,绝对不会被西域各国接受,那么战争是不避免的。对于遥远的西域,运输是最大问题。大唐时期,军队战斗力并不比魏军此时差,可是依靠大唐的国力,他们在安西仅能保持两万五千军队,没有办法,军队再多了运输跟不上。

可是重型运输飞艇就可以完全无视河西那些几乎废弛的道路,在后世那种重则载重几十上百吨的载重飞艇冉明不敢奢望,不过能研制出数吨,或者十数吨载重量的飞艇冉明就心满意足了,况且飞艇每天可以飞行三四百里,这也可以大大加快魏国运输能力,也可以支撑着安西更好的完成征西大业。

墨家对于飞天,有着近乎病太的执着。公元前五世纪初,正是我国春秋、战国交替的时代。那时候,学术很发达,呈现出“百家争鸣”的繁盛景象。特别是生产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,铁制工具已经开始广泛使用了;机械学、物理学、军事工程学的初步原理,也被一些人掌握了。在这个思想和物质的基础上,出现了墨子制造的会飞的木鸟。关于这件事,我国很多古书里都有记载。有的说:“墨子为木鸢,三年而成,蜚(飞)

(快捷键 ←) 上一页:第1005章皇帝纪元(2/3)章节列表下一页:第1007章安西风起(2/3)(快捷键 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