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9看书网 » 网游小说 » 立鼎1894最新章节列表 » 第二三五章 谈判条件 (2/3)

第二三五章 谈判条件 (2/3)

文/鲁东道夫
立鼎1894 | 本章字数:1170.75万字 | | 立鼎1894txt下载 | 立鼎1894手机阅读
精武体育会”对外以传授基本武术技能,整理现代体育运动技巧为主。在内部,则另有一个秘而不宣的组织---“国术馆”。

取“以术修身、强身卫国”之意,招揽功夫达到一定水准的民间高手加入其中。不过他们研究的可就是纯粹的战斗杀人技术,妥妥儿的实证“只杀敌不表演”的严肃原则。

当然,要延揽这时代的高手,不是光有钱就能行的。杨浩特地把本世界搜集到的,各种真真假假国术、武术乃至世界各种搏击术、格斗术的书籍,各种拍摄下来的胶片,弄成一座藏经阁。经过考核过关的人,才有资格进去借阅研习。

这年头,武功秘籍是绝对不外传的。你要是偷学了人家武功,那是要被追杀取回去的。管你是多么大的官儿,也难以搜集到后世散在街上都没人问的武功法诀。

所以“国术馆”建成以来,通过霍元甲这种层次的人,外加十大镖局的当家人口口相传,如今已经秘传天下。连“神枪”李书文这等大牛都被吸引了来。

杨浩手下买卖多,场面更多,不管来多少人,都能让他们有头有脸的安排好。如今“国术馆”人才济济,“精武体育会”更是驰名京津,很有朝着全国蔓延的架势。

作为饭碗东主的杨浩无论去哪里,根本不必担心有人进身行刺。至于说聚众用火器的,天下间还有谁比他杨氏的警卫装备更好?

丁惟汾等人有空也都去体育会进修的,知道这话并非虚言,当下呵呵一笑。只要不是去了京城大内,在天津地界儿,还真没有人能动的了杨浩。

晚上,杨浩亲自作陪,把彻底对清军伤心绝望后直接辞官的施剑飞好生安慰,给归来的各路同志接风洗尘,顺带着安排接下里的诸般事务。

第二天,他依旧排场俨然的带着一大帮手下去了津海关衙门。这一次,李鸿章没有出面,而是让盛宣怀给全权代表。

这才是一国宰相应有的威仪,同时也向杨浩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---招揽收编的事儿,根本就是谣传。李中堂的真实用意,恐怕还要在盛宣怀这里才能找到答案了。

盛大人无疑是大清朝最忙的人之一。整个对日作战的前后支应,都是李鸿章动嘴,他来动手。也就是他多年督办商业历练出来的手段,八方筹措都没让老李的面的掉地下。奈何根基就是那样,眼下他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眼睁睁看着前方战局崩坏使不上劲。

第二次正式打交道,盛宣怀对杨浩的态度已经天翻地覆。他不但没有丝毫耍官威的作态,还异常和气的嘘寒问暖,把场面活计一点不差的给走了一遍。

这可相当不容易了,如今的他堪称日理万机,就算面对李鸿章也没多少扯闲篇儿的功夫。如此对待杨浩,显然不是一般的重视。

杨浩在茶过三巡后,坦然截住话头道:“盛大人公务繁忙,我们也就不必绕弯子了。中堂大人有何吩咐,还请明言。”

盛宣怀赞许的点点头:“杨先生果然明事理。那我就直说了,你们最近弄出来的动静已经超出朝廷忍耐的限度。京中传出话来,宁可放弃高丽与日本媾和,也断不容许尔等成为心腹之患。英国人对此也有支持的态度,估计不日朝廷就可能有所动作。”

“果然是‘宁赠友邦、不与家奴’的一贯作风啊!”

杨浩深有感触的慨叹一声,却让盛宣怀听得腮帮子一抽。这评语简直贴切的无以形容,对满人那套思维更是刻画的入骨三分,不愧是华声先生,铁口直断啊!

对此早有预料,杨浩也不慌张,淡定的看着盛宣怀问:“朝廷已经找好了替罪羊么?”

杨氏又没有举旗造反,若是强行栽给他一个罪名,那就得有人出面上折子提议。自然,到时候闹大了无法收场,那人肯定得背黑锅。

盛宣怀道:“翁同龢。”

杨浩深吸一口气:“这老家伙是铁定要当忠臣孝子了。嘿嘿,拼着老命不要也得咬死政敌……他这是打算一石二鸟。所以中堂大人坐不住了?”

翁同龢已经罢职养病,他一辈子的名声让杨浩给毁了,清流领袖,那是有仇必报的。如今杨浩有了足够朝廷下手的罪名,连带着把关系最深的李鸿章给拾掇了,这一招足够犀利。

盛宣怀坦然道:“中堂大人不想背上个卖国贼的骂名。对日作战就算不能取胜,也决不可丧权辱国,这个底线还是要坚守。之后即便下野归乡,至少无愧于天下。杨先生素来主张中华振奋自强,此时也不会袖手旁观,如此,不妨同心协力?”

“说说你们的条件。”杨浩心中笃定,不受他忽悠。“不过我有言在先,绝不入朝为官,也不会将队伍拱手让人。类似的话,盛大人就不必多费唇舌。”

盛宣怀眉头一皱,心中一股不耐烦狠狠的翻涌起来。他如今的身份地位,和颜悦色的跟杨浩一个小年轻的平等对话,已经十分开恩了。这小子居然如此无礼,简直不沉体统!

有心发作两句,但被堂外一声低低的轻咳提醒,遂把怒气压下。

冲着杨浩重重的点两下头:“很好!那么本官就直说吧。近日朝廷已然下旨编练新军,中堂大人属意以杨氏之团练兵丁为参照,故而想以北洋新军第一镇之名,调派往大连前线。”

“好手段,杨浩佩服!”

这主意太他么精明了。把杨浩的兵马调离沂州,这是调虎离山之计;把他们投入战场,这是驱虎吞狼之计;满足杨

(快捷键 ←) 上一页:第二三四章 整军以及李鸿章借兵(2/3)章节列表下一页:第二三六章 将计就计(2/3)(快捷键 →)